畫家來到村里 村民拿起畫去九宮格聚會筆(文化產業賦能鄉村)_中國網
“零799藝術區”俯瞰。
陳云發在繪畫。
江口村廊橋景觀。
以上圖片均為本報記者王丹攝
春風徐徐,遠山披上綠意。“咚咚咚!”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叫醒了陳云發。張佰橋站在門口:“老陳,走!上山寫生去!”
陳云發今年65歲,是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江口村的農民,張佰橋是湘東區美術協會主席。自從“零799藝術區”來到村里,他倆就成了好朋友,陳云發也一步步圓了他的“畫家夢”。
“0799”是萍鄉市的電話區號。幾年前,萍鄉市安源區的一處舊工廠里開有18個藝術工作室,聚集了張佰橋等一批藝術家,形成了名為“零799藝術區”的藝術聚落。藝術家們在此創作,籌建美術館、舉辦公益展覽。后來,舊工廠面臨搬遷,18個藝術工作室怎么辦?風景秀美的江口村,進入藝術家們的視野。
沿著萍水河驅車在省道上,青山掩映,流水潺潺,江口村便坐落在河岸邊。江口村是一個建制村,有10個自然村1700余人。“曾經,河里一股煤油味,省道通車前,出村都靠擺渡船,建起講座江口大橋前,出村要繞好長一段路。”陳云發回憶。后來,建了橋,通了車,修了進村路,整治了河岸,江口村越來越秀美。
就這樣,在一座小山坡上,100多天,“長”出20余棟白房子和名為“白空間”的湘東區美術館。2020年10月,30多名藝術家搬進江口村,小山村變身“藝術村”。
“白色,意味著包容。任何色彩在白色背景的映襯下都會顯得很突出,我們希望更好地呈現藝術之美。”張佰橋說。隨著藝術家來到村子,也帶來更多關于“美”的展陳。
一手托著調色盤,一手舉著畫筆,眼前一個畫架,陳云發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創作中。過去,陳云發以種田和做泥瓦工為生。藝術區建設期間,陳云發家中的幾間房子被張佰橋租來存放畫具。藝術家們創作時,陳云發也在旁邊看。后來,張佰橋送給陳云發一套畫具,“感興趣,就跟著學!”
河邊、田間、山上,藝術家去寫生,陳云發也跟著去。美術館建成后,每年定期面向公眾開設免費培訓課程,陳云發總是積極參加。藝術家們還常常到湘東區各鄉鎮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開展面向鄉村教師的“藝術大講堂”。
漸漸地,陳云發從“陳師傅”變成了“陳老師”。第一年,他只是簡單地模仿,把小樹屋看到的景象直接用色塊“搬”到畫板上;第二年,他的畫板上,有了更多樣的調色、更細膩的筆觸;第三年,他有了自己的繪畫創意和表達,用張佰橋的話說,“已經有向主觀創作過渡的趨勢”。
3年來,陳云發已經賣出50多幅畫,還有8幅作品入選美術館的展覽,2幅被收藏。改變同樣發生在張佰橋身上,過去3年,他的作品幾乎全部和鄉村有關,“越來越喜歡待在村子里,和大半村民都相識”。
鄉村給藝術家們以豐富靈感,藝術也給村莊帶來了人氣。
2022年,江口村依托現有資源,修建完善了鸕鶿煙雨藝術景區、研學中心等文化空間。此外,江口村還搞起了全域旅游,成立強村富民公司,發展農旅研學,讓山水藝術嵌入文旅產業。
江口村黨總支書記楊文群介紹,幾名村民在藝術家們的培訓下成為扎染、版畫、陶藝等方面的研學老師,在家門口就能就業。短短兩三年,江口村集體經濟收入從不到10萬元增訪談至2023年的107萬元,農文旅產業帶動400余名村民就業增收。
眼下,萍鄉市第四屆零799藝術作品展正在“白空間”舉辦,吸引不少人前來參觀。“畫展里有我的3幅作品。參展作品都有門檻和標準,我畫得還不夠好,要繼續畫嘞!”陳云發笑著說。
■記者手記
文化賦能,需要“貼地生長”
一處棲于舊工廠的藝術聚落,為搬遷挪地,該何去何從?一個風景秀美的偏遠山村,文化資源匱乏,該如何發展?
江口村“零799藝術區”的實踐,給出了一種探索。
采訪中,江口村黨總支書記楊文群講起村子曾經交通不便,出村得走幾里地,再過河,后搭車。為此,他帶著個人空間村民種荷花、養龍蝦,“把村子打扮得美美的”,為發展鄉村旅游打下基礎。藝術區“搬家”時沿河選址,就選中了江口村。
鄉村發展,要挖掘自身稟賦小樹屋。在記者采訪過的文化賦能鄉村發展的案例中,要么是村子本身文化遺產豐厚,在保留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以挖掘,要么是村莊的基礎設施家教健全、人居環境良好——如此,吸引了文化產業入駐。
文化賦能,需要“貼地生九宮格長”。藝術家張佰橋和村民陳云發的互動便是生動寫照。張佰橋說,來到江口村后,對村莊的認識、與村民的交往,成為他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;陳云發則在農閑時拿起畫筆,吃上文旅飯,開啟新生活。扎根鄉土的文化產業才能煥發勃勃生機,鄉村發展需要更多熱愛這片土地的人。
還要看到,推進鄉村文化振興,發展過程中要注重加強引導、統籌規劃,避免千篇一律。唯有如此,方能促進文化與鄉村的和諧共生、雙向奔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