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去九宮格共享顏值”變產值 花開富萬家_中國網

進一步提高花卉產業含金量,全方位挖掘鮮花的經家教濟價值,采取新思維、新技術和新模式,深耕市場,用心澆灌

云南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,電子交易大鐘上的紅色光標逆時針飛轉。綜合鮮花品種、質檢評級等信息,數百名鮮花經紀人幾秒內拍下中意貨源。5月以來,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場鮮切花供貨量持續高位運轉,日均供貨量687萬枝,同比上漲超三成。

從早期的以路為市,到晉級花卉行業“價格晴雨表”,斗南花卉交易市場的成長變遷九宮格,彰顯我國鮮花產業發展的勃勃生機。《全國花卉業發展規劃(2022—2035年)》提出,到2035年,我國基本實現花卉業現代化,力爭花卉年銷售額超過7000億元。數據顯示,2022年全國花卉零售市場總規模達1986.8億元,2024年全國花卉種植面積近160萬公頃。隨著經濟回見證升向好,供需雙向發力,我國鮮花產業有望迎來千億元級增長機遇。

鮮花產業是傳統產業,鮮花消費也曾局限于有限場合。如今,悅己型消費趨勢與商業新模式的碰撞,拓寬了鮮花應用場景。看受眾,“長在物質與精神交匯點上”的鮮花,早已從節慶禮品轉型為日常消費品,為人們的生活美學增色;看渠道,實體商超搭售、電商即時零售、自助販賣機銷售等,跳出傳統經營模式,讓鮮花選購更自在、便捷。近年來,鮮花外賣電商的發展增速遠高于行業均值,且呈現倍速級增長。站在“互聯網+”小樹屋風口,鮮花產業蘊藏的商機不容小覷。
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、放棄傳統產業”。把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同培育新興產業有機結合起來,就能打開新思路、開辟新賽道。

新賽道上,盤活鮮花這門古老的生意,關鍵要在創新上下功夫。從“敦煌國風花束”,到“每周一花”盲盒訂閱、“禁止蕉綠”鮮切香蕉枝;從“云賞花”沉浸式直播、古鎮簪花體驗,到創意花器、永生花、鮮花餅等衍生產品……將美的基因植入生活沃土,為消費者帶來情緒價值,塑造“可賞、可玩、可食”的繁花百態,讓鮮會議室出租舞蹈教室花產業展現出新魅力。以花為媒,簇簇芬芳也能為城市標注文化新坐標。比如,河南洛陽的牡丹文化節,已成為展示洛陽形象、促進對外合作和吸引投講座資的平臺。善用鮮花賦能,以顏值拉動產值,有利于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別樣活力。

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過程,往往也會激活發展新動能。例如,做好鮮花的“鮮活”文章,就為物流產業提供了挖潛空間。為降低花材報損率,鮮花采收后須進行分級、修剪包裝、低溫保鮮等預處理,而時效性和運費也同樣左右著消費者的購花選擇,這些都考驗著供應鏈安全穩定水平。面對購花高峰,不少平臺商家提前做足預案、實現基地直采,物流公司及時增加運力,并借助智能化調度系統、自動分流等物聯網技術手段,實現“即買即寄”。實踐表明,在硬件上注重采用新技術、新設備,在軟件上著力優化服務體系,就能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,開辟發展新空間。

讓鮮花產業“花期”更長久,還要從產業鏈各環節解鎖美麗密碼。目前,在花卉領域,我國已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國和重要的貿易國及消費國。但是,鮮花的精深加工產業鏈仍不強,特色產品的附加值不高。例如,受益于種質資源和品牌營銷,1克大馬士革玫瑰精油的價格可賣到70美元左右,而我國國產玫瑰精油的價格卻相對較低。著眼未來,進一步提高花卉產業含金量,既要從發展自主種源、推動基地標準化生產等方面下功夫,也要加快健全聯農帶農機制,延伸花茶、香氛、護膚品等精深加工鏈條。不斷滿足消費者對于花型、色彩、香氣等方面的追求,全方位挖掘鮮花的經濟價值,將助力更多花農分享產業鏈增值紅利。

蒔花弄草、簪花乘馬,鮮花的浪漫自古延續至今。采取新思維、新技術和新模式,深耕市場,用心澆灌,以“一朵花”賦能“一條鏈”“一座城”,鮮花產業必將越來越繁茂,催生更多經濟增長點。

You may also like...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